血液的成分主要有血浆和血细胞,而血细胞又分为白细胞、红细胞、血小板,成分不同,主要功能也不同。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运输、保持机体稳态、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。
一、血浆:血浆是一种晶体物质溶液,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、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。这些溶质和水都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,与组织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,所以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的基本相同。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,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,保持激素动态稳定。血浆蛋白可作为载体运输脂质、离子、维生素、代谢废物以及异物(包括药物)等低分子物质。血浆蛋白可以参与血液凝固、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,可以抵御病原微生物(如病毒、细菌、真菌等)入侵,还具有营养功能。
二、血细胞:1、红细胞:红细胞是血液细胞的一种,是含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,可携带氧气,红细胞呈红色,结构呈双面凹点圆饼状结构,这个结构可以增加细胞面积,有利于携带氧气,为了携带氧气,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,大小介于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,作用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。
2、白细胞:白细胞形态呈球状,是含量最少的一种血细胞,是最大的一种血细胞,无色透明,有细胞核,作用是吞噬外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。
3、血小板:血小板形状不规则,无细胞核,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,数量介于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,主要作用是凝血和止血。
当患者出现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时,需要及时前往医院的血液内科就诊,需要完善血常规、骨髓检查、骨髓活检等明确具体贫血情况,再遵医嘱进行治疗。